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Influence of core property on multi-electron process in the collisions of q=6-9 and 11 isocharged sequence ions with Ne is investigated in the keV/u region. The cross-section ratios of double-, triple-, quadruple- and total multi-electron processes to the single electron captur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partial ratios of different reaction channels to the relevant multi-electron process are measured by using position-sensitive and time-of-flight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including the extended classical over-barrier model, the molecular Columbic barrier model and the semi-empirical scaling law. Results show a core effect on multi-electron process of isocharge ions colliding with Ne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Helium we obtain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搭载于Cluster卫星的CIS/CODIF和RAPID仪器的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等离子体片中的H+、O+离子在磁暴期间的时间变化特性,及其对太阳风条件的响应.观测结果表明:(1) 磁暴开始前,O+离子(0~40 keV)数密度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磁暴的发展,O+数密度缓慢上升,其峰值出现在Dst极小值附近;H+离子(0~40 keV)数密度在磁暴开始之前的较短时间迅速增加并达到峰值,在磁暴开始之后迅速降低,并在整个主相和恢复相期间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更高能量的离子则在磁暴开始后迅速增多,并在低能O+离子达到峰值之前达到峰值.因此我们推测磁暴初期从等离子体片注入环电流的主要是H+离子,主相后期O+离子可能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2)在地磁活动时期,太阳风密度和动压强与等离子体片中的H+、O+数密度存在一定相关性.等离子体片中的H+离子对北向IMF Bz较为敏感,而IMF Bz南向条件下更有利于太阳风参数对等离子体片中O+数密度的影响.在地磁活动平静期,太阳风条件对等离子体片中的离子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柯鲁克湖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柯鲁克湖目前是柴达木盆地内唯一的淡水湖。2012年10月采集了柯鲁克湖不同方向的表层湖水,分析了其总溶解固体(TDS)、pH、硬度及化学成分,与入湖河流性质进行对比,探讨了湖水的物质来源及影响因素。柯鲁克湖湖水整体呈弱碱性,属于硬度较高的淡水,湖水类型为Cl-·SO42--Na+·Ca2+型或以O.A.阿列金分类为Cl NaⅢ型水。pH值的整体变化较小,TDS及硬度在东西采样方向上变化显著。因降雨量小,湖水成分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输入的岩石风化产物。巴音河为主要入湖河流,河水性质不同于柯鲁克湖,属于HCO3--Ca2+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在于湖水发生强烈的蒸发-浓缩,湖水中的Ca2+和HCO3-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24.
秦岭太白山南麓降水中常量无机离子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11月至2014年9月连续采集的74个有效降水样品为研究载体,运用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太白山南麓黄柏塬地区降水中常量无机离子(NH4+、Ca2+、Na+、K+、Mg2+、SO42-、NO3-、Cl-、F-)的化学特征,并结合富集因子法、端源贡献法及后向气流轨迹模型探究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a2+ > SO42- > NH4+ > NO3- > K+ > Na+ > Mg2+ > Cl- > F-,主要阳离子是Ca2+和NH4+,共占阳离子总量的76.21%,主要阴离子是SO42-和NO3-,共占阴离子总量的90.83%。降水总离子年平均浓度为404.64 μeq·L-1,相对于国内外已研究的其他高山站点偏高,表现出典型的大陆型及人为源干扰的特征。受排放源、气象因子、植被、降水量等因素影响,降水总离子浓度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依次为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源解析结果显示降水中SO42-和NO3-95%以上由人为源贡献,Ca2+和Mg2+主要来源于地壳风化,Na+海盐源和非海盐源贡献约各占一半,K+主要来自于非海盐贡献,而F-和NH4+则几乎全部由人为源贡献。不同路径气团影响下的降水离子组分具有明显不同,北方气团途径太原、石家庄、北京、兰州等工业发达城市,工业燃煤交通废气排放量大,降水中SO42-、NO3-浓度均偏高,离子总浓度也明显高于南方气团。  相似文献   
25.
张艳阁  徐建中  余光明 《冰川冻土》2017,39(5):1022-1028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沟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7月16日至8月11日共采集13个PM2.5样品和4套粒径分级样品。研究结果显示:非沙尘期间,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35 μg·m-3,主要离子SO42-、Ca2+、NH4+和NO3-的浓度分别为1.28、0.33、0.32和0.28 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4%;沙尘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2.63 μg·m-3,是非沙尘期间浓度的5倍,主要离子SO42-、Ca2+、Cl-、Na+和NO3-的浓度依次为5.36、4.77、0.80、0.62和0.61 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6%。分级样品分析结果表明,NO3-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可能是前体物在粉尘表面发生非均相反应产生。在沙尘时期,SO42-主要为粉尘贡献,集中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在非沙尘时期,SO42-在粗颗粒模态和积聚模态都有较多的分布。积聚模态的SO42-主要是通过前体物与NH3发生均相反应产生。据估算,非沙尘时期的二次反应对PM2.5中SO42-的贡献约为80%。  相似文献   
26.
利用泥蚶(Tegillarca granosa)铁蛋白原核表达工程菌获得的重组铁蛋白,通过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二级结构,扫描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研究重组铁蛋白富集Fe~(2+)、Mn~(2+)、Cd~(2+)、Cr~(3+)、Hg~(2+)、Pb~(2+)和As~(3+)等7种重金属离子的特性,同时探索利用重组铁蛋白修饰丝网印刷电极,设计和制备重组铁蛋白检测Pb~(2+)和Cd~(2+)浓度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复性成功的铁蛋白多为完整的?-螺旋结构,而复性不成功的蛋白聚集体则多为无规卷曲。重组铁蛋白的直径和形态与富集的离子种类有关。泥蚶铁蛋白对单一金属离子Fe~(2+)和Mn~(2+)的富集凸显优势。对两种混合金属离子的富集大多表现为竞争关系。但重组铁蛋白对Hg~(2+)和As~(3+)混合组的富集量明显高于单一金属离子组的富集量,对Hg~(2+)和As~(3+)混合组的富集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重组铁蛋白传感器对Pb~(2+)和Cd~(2+)溶液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  相似文献   
27.
Three fluorinated bipyridine ligand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chelating agents for the extraction of metal ions in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The ligand solubilities in sc‐CO2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nd the measured data have been correlated using a semiempirical mod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these data, metal ion extraction with the three compounds as chelating agents in sc‐CO2 was performed from spiked filter paper, whereby ligand 1 showe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efficiency, especially for Ni2+ and Cu2+. The extraction constants, Kex, of the three chelating ligands were seen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extraction efficiency for the same metal ion in the same extra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一维全粒子模拟得到的垂直无碰撞激波的位形,通过试验粒子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能量粒子的激波加速机制.将与激波相互作用的离子分成反射和直接穿过两类,发现只有被激波反射的离子可被激波明显加速,其中初始能量较小的反射离子通过激波冲浪机制加速,而初始能量较大的离子通过激波漂移加速机制加速.同时激波厚度还对离子被加速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9.
钾长石粉酸浸除铁废液资源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钾长石粉经过硫酸或盐酸酸浸除铁后, 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和游离酸.对废硫酸进行循环利用实验, 钾长石粉铁的浸出率达到88.3%.对酸浸废液进行蒸发结晶, 分别制备得到了纯度为94.1%的绿钾铁矾和74%的三氯化铁.用硫酸酸浸废液蒸发结晶后, 铁的回收率为70.0%, 钾的回收率为96.5%, 整个工艺无需高温, 无需加压, 操作简单, 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 表明用本项技术处理酸浸废液行之有效.分析认为, 废液呈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Fe2+、碱金属离子含量偏低是蒸发结晶过程中形成绿钾铁矾而不是黄钾铁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我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中 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海盐示踪法、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两处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海 螺沟1 号冰川和白水1 号冰川) 积累区雪坑主要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两冰川区除Na+ 是海洋源外,其他离子主要是非海洋源;Cl-、NO3 -、SO4 2- 、K+、Ca2+、Mg2+ 非 海洋源所占的比重,在海螺沟1 号冰川依次为52%、99%、100%、98%、99.9%、83%,白水 1 号冰川依次为68%、99%、100%、98%、99%、59%;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的非 海洋源主要是大气环流远源物质和高原面物质输入,而白水1 号冰川除上述来源外,冰川区 近源物质输入对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两冰川区各离子具体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阴、阳 离子来源的共源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 冰川区内局地环境的差异,比如岩性、山谷风系 统、地形地貌等;(2) 两冰川区离子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淋 溶作用较强;(3) 不同离子的来源方式、沉降方式、自身化学特征以及沉积后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